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表)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迪庆州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我单位成立于1973年,是隶属于州农业农村局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
(1)管理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2)示范农业新技术,提供科技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3)开展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承担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试验、繁育和推广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4)建设区域试验站,为藏区农业服务。完成州委、州人民政府、州农业农村局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完成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3项
1、完成实施2019年生物新兴产业项目“迪庆高原葡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经州农业农村局批复“迪庆高原葡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后,分别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完成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试验基地2片,试验地面积5亩;在尼西乡汤满村完成酿酒葡萄试验基地建设7亩;在德钦县奔子栏镇达日村完成鲜食葡萄试验基地建设7亩;在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完成鲜食葡萄试验基地建设3亩。完成各项目点葡萄栽植、葡萄园管理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跟踪管理服务等工作。试验初步结果为:鲜食葡萄“紫玉无核”“金手指”“京香玉”“京艳”在2600米以下海拔都能正常生长,在3300米海拔区,能够存活,但生长量小,在大棚内生长良好,其生长生物量表面观察次序为紫玉无核→金手指→京艳→京香玉。酿酒葡萄“北红”“北玫”“北玺”“北馨”“北冰红”“赤龙珠”“雷司令”“小白玫瑰”在2600∽3300米海拔都能生长,其生长生物量表面观察次序为北冰红→小白玫瑰→北红→北馨→北玺→北玫→雷司令→赤龙珠,但在3300米海拔能否正常越冬、翌年萌发能力等还需进一步观察。
2、完成实施2019年州级科技计划项目“迪庆高原杜鹃驯化栽培与繁育技术研究”。
完成项目申报和签订任务书工作;购买基质、化学药品、玻璃器皿等材料;引进和示范综合性状优良、适于藏区人工驯化栽培的杜鹃新品种10个。积极收集迪庆高原野生杜鹃生境特征、品种特性等基础数据,进行仿野生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等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迪庆高原杜鹃引种驯化工作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3、完成2019 年度维西山药雾培生产试验。
为了推动维西县糯山药的科学化开发及利用,收集维西县当地山药(维西糯山药),应用雾化培养技术和苗床仿野生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试验,通过试验收获山药籽680粒,其中雾培收获168粒,土培收获512粒,经过数据分析,两个试验表明维西糯山药在3300米海拔需要在大棚内栽培,但生物产量较低;山药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但雾培中供水周期、间隔、频率等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做好农业基础研究工作
1、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迪庆综合试验站建设2019年度工作任务。
完成荞麦(苦、甜)育成品种展示试验,燕麦饲草品种异地鉴定试验,燕麦地方品种比较试验等基础试验9项;由试验站和5个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各引进育成优良品种3-5个,建立原种资源圃,建设一级种繁育100亩,二级种繁育500亩,完成燕麦、荞麦资源圃建设;开展荞麦燕麦与马铃薯、玉米、芸豆、青稞等轮、间、套作示范,选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燕麦0.2万亩,荞麦3.5万亩,亩增产10%以上;新品种示范推广燕麦0.7万亩,荞麦3万亩,亩增产10%以上,实施荞麦高产栽培核心示范区600亩,建立示范基地3个(其中饲草1个),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0.6万亩,饲草亩增产40公斤。实施优质专用荞麦抗逆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相关的田间试验,建立示范基地6个,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5万亩;制定苦荞抗倒伏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开展实施燕麦荞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研究相关的田间试验;积极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在迪庆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红旗村利用香甜二号花荞,制作“香格里拉欢迎您”风景线;项目实施配套发放荞麦种子5吨,复合肥40吨,完成7场次科技培训,培训和田间生产技术指导农民达861人次;协助完成本区域荞麦燕麦产业信息调研及体系数据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中期现场考察会暨研讨会,完成投资50万元,严格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专账、专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按年度目标任务认真使用完成。
2、完成国家现代农业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迪庆综合试验站建设2019年年度任务。
收集大麦、青稞种质资源30份,建立资源圃;开展优质、多抗广适青稞新品种系统选育工作。开展大麦青稞提质降本高效栽培技术等基础研究,推广配方施肥技术2.3万亩,抗旱减灾技术1万亩,机播与机收技术1万亩,药剂拌种防控黑穗病、锈病4万亩,种子包衣1万亩,黄、蓝色板和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0.5万亩。 联合示范企业开展青稞麦绿素、降血糖青稞食品等为重点的青稞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并进行2个产品的企业中试。开展大麦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繁育云功麦2号、云大麦2号、云稞1号、云稞4号、迪青1号、迪青2号等,各引进育成优良品种1~3个,建立原种圃,建设大麦青稞一级种繁育600亩,二级种繁育1500亩。推广大麦新品种1.2万亩,青稞新品种5万亩,比前三年当地平均亩产增5%。开展青稞品种(系)联合鉴定和交叉育种试验1组,大麦青稞新品系适应性鉴定试验2组,青稞肥效试验1组。举办大麦青稞示范样板6块,比当地前三年平均亩产增10%以上。举行科技培训19期,培训基层科技人员49人次,培训农民1779人次,田间指导561人次,新型经营主体9人次。项目实施中配套发放农用物资青稞良种4吨、尿素8吨、太阳能杀虫灯6台、杀菌剂40公斤、杀虫剂100升、磷酸二氢钾50公斤、配套机播500亩。协助完成本区域大麦青稞产业信息调研及体系数据平台建设;与相关体系协作,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报送体系工作日志119篇,信用评价分数为100%,上报信息7条。完成投资50万元。
3、完成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迪庆试验站建设2019年工作任务。
完成2019年度任务书签订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马铃薯资源圃建设:马铃薯地方品种的收集和种质保存14份,开展新品种(系)展示试验示范28份;完成基础试验7项; 完成马铃薯育种材料(P15品系)筛选试验54份;马铃薯新品种(系)选育材料348份;马铃薯新品种(S11品系和CIP系)筛选试验21份。完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129亩,涉及农户28户,展示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青薯9号、中甸红、合作88;项目实施中配套发放种薯30吨,脱毒原原种50万粒,复合肥3.2吨;完成培训农民及田间指导552人次。完成马铃薯体系标示牌制作1份;完成项目投资15万元;完成上报工作动态信息8条;及时上报和处置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突发事件;完成云南省农业厅和体系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4、完成云南省现代农业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迪庆试验站建设2019年度工作任务。
完成体系2019年度任务书签订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尼西乡建设油葵百亩核心示范区200亩,完成高原特色现代化园艺温室大棚建设2008㎡,完成引进和示范高山杜鹃、山茶花及莫娜薰衣草等展示区1000㎡(120多盆);完成百合、草莓、兰花等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示范推广;完成花农培训及田间指导285人次;报送省级和州级花卉苗木生产相关信息5条。
5、实施2019年农业基础研究项目“2019年迪庆州特色产业开发及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2019年农业基础研究项目实施的要求,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中期现场考察会暨研讨会筹备及服务工作,全国200多燕麦、荞麦专家学者齐聚香格里拉,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感受香格里拉风土人情,并对迪庆州试验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德钦县佛山乡梅里石开展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建设80亩,已完成苗木引进、土地整理等工作;在维西县攀天阁乡嘎嘎塘村修复蔬菜温棚4800平方米,目前已经进入修复阶段。
6、实施迪庆州中药材标准制定项目“云木香生产技术规程”“秦艽生产技术规程”2019年度任务。
根据项目预期已经组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完成前期资料收集、整理,进入文本编制阶段,完成项目归口申报工作,与云南香格里拉兰草药业有限公司、迪庆州健佳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兴维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忠浩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云木香、秦艽大田生产环境、种子种苗繁育情况、大田种植情况、开展标准制定要素相关试验、调查、分析、整理等。
7、做好相关作物区域试验和生产技术研究
根据各产业体系、作物育种的要求,完成品种资源圃的建设,完成青稞、燕麦、荞麦、马铃薯、蔓菁等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前期种植、田间管理、性状调查、试验总结工作,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等前期工作。2018-2019试验总结已上报;2019-2020秋播试验已完成播种等工作。筛选青稞、燕麦、荞麦、马铃薯等作物材料,建立种质资源圃,完成青稞、燕麦、荞麦、马铃薯等作物不同品种(材料)适应性、增产性、抗逆性田间鉴定、室内考种工作。
8、完成实验室基础研究工作
(1)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工作。通过研究马铃薯组培基础配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马铃薯组培苗的脱毒率、成活率,用中甸红、云薯505、云薯902、黑美人、304、青薯9号6个品种扩繁组培苗共计2463瓶,24630苗。
(2)马铃薯脱毒工作。完成黑美人、凤薯6、11号、中甸红、撒籽马铃薯(当地品种)、乌马铃薯(当地品种)、505、7个品种脱毒工作,脱毒组培苗377瓶,3770苗。
(3)马铃薯仿雾培生产工作。完成马铃薯505原种仿雾培种植任务,种植粒数8920粒,收获种薯158902粒。
(4)马铃薯雾培生产工作。完成马铃薯(中甸红、304)脱毒苗雾培种植任务。总种植株数7344株,共收获原原种65278粒。其中304马铃薯种植株数5044株,收获原原种41098粒。中甸红马铃薯种植株数2300株,收获原原种24180粒。
(5)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了马铃薯水培壮苗试验,维西糯山药、贝母、黄精、半夏、珠子参、金线莲、白芨、绿绒蒿等中药材组培技术研究,百合、蓝莓、食用玫瑰、月季、杜鹃,其中百合、蓝莓生组培试验,已实现落地驯化栽培,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抓好科技推广工作
1、实施好科技增粮项目(包括省州绿色高产高效创建7片)
(1)2019年省级大春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项目实施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小中甸镇,核心区200亩(100%),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涉及农户42户,示范攻关5亩;示范展示区1000亩(100%);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高效栽培示范300亩、小中甸镇联合村高效栽培示范700亩。辐射带动10000亩(100%)。项目实施中配套发放良种40吨,脱毒原原种30万粒,农民集中科技培训200人次,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400多人次,共完成技术培训和指导600多人次,完成项目投资18.00万元;实施单位自测情况为:核心区平均亩产2795.69公斤,高于目标产量(1500公斤)1295.69公斤,增产率为 86.38%。示范展示区平均亩产 2202.01公斤,高于目标产量(1300公斤)902.01公斤,增产率为69.38%。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2145.88公斤,高于目标产量(1200公斤)945.88公斤,增产率78.82 %。项目总增值率为43.85%,超额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指标和任务。
(2)州级大春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实施。其中:示范片完成核心示范区面积100亩,展示区500亩,辐射区1000亩,项目实施中发放良种20吨(云薯505、中甸红、青薯9号、合作88),项目实施中发放复合肥8吨、生物农药60公斤,进行田间指导120人次,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2000亩次,农民科技培训达102人次;完成项目投资5.00万元;实施单位自测情况为:实施高产攻关5亩,最高单产3526.1公斤;平均单产3077.78公斤,核心区和展示区平均亩产2327.22公斤,高于目标产量(1500公斤)827.22公斤,增产率为 55.15 %。超额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指标和任务。
(3)2019年州级小春青稞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项目实施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新建村瓦金街一、二村民小组,核心区100亩,展示区450亩(上江乡福库村一、二、三组),辐射带动1000亩。涉及农户53户;项目实施中配套生物有机肥200袋、种子2000公斤、细马(春雷霉素)200袋、多杀霉素400瓶、青稞健壮素1000支;进行田间指导300人次,农民科技培训达70人次;完成投资5万元;实施单位自测情况为:核心区单产371.34公斤,比目标产量增16%,辐射区平均单产364.86kg/亩,比目标产量增14%,平均单产提高16个百分点;亩均增收164元以上;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达85%; 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全覆盖。全面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指标和任务。
(4)2019年州级藜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项目实施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塘安谷村民小组,示范区80亩(藜麦品种:红藜、白藜、黑藜),涉及农户42户;项目实施中配套地膜800kg,种子41000g,高效氯氟氰菊酯240瓶,肥料80包,整地起垄服务80亩。进行田间指导198人次,农民科技培训达82人次;完成投资5万元;专家组复测情况为:红藜麦230.02公斤,小黑藜201.68公斤;大黑藜麦227.35公斤,白藜麦210.3公斤,平均单产217.33公斤,亩均增收2156.00元以上;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达85%; 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全覆盖。全面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指标和任务。
(5)2019年州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项目实施在维西县康普乡,总面积1200亩,目标产量比维西县前三年平均单产358.29公斤增2%以上。示范区100亩,复测产量为521.48kg,比目标产量390.00kg亩增131.48kg,增幅33.71%;展示区100亩,复测产量为434.91kg, 比目标产量380.00kg亩增54.91kg,增幅14.45%;辐射区1000亩,复测产量为413.96kg,比目标产量370.00kg亩增43.96kg,增幅11.88%。开展科技培训一期94人次,现场指导群众235人次,共计培训指导群众329人次;配套农用物资生物有机肥12吨,2500元/亩,共计配套物资3.00万元。培训费0.94万元,其他费用1.06万元,项目共计投资5万元。
(6)2019年州级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2片。
维西县维登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达80%,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全覆盖,核心示范区100亩,涉及农户92户,专家组复测结果最高单产579.05公斤,最低524.89公斤,平均562.48公斤,平均单产比当年平均水平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项目实施中配套发放生物有机肥12吨,进行田间指导276人次,农民科技培训达92人次;完成投资5万元。
维西县中路乡,核心示范区100亩,涉及农户86户,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达85%;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全覆盖。专家组复测最高单产631.79公斤,最低396.5 公斤,平均517.75公斤,平均单产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亩均增收156元以上,项目实施中配套发放生物有机肥12吨,进行田间指导258人次,农民科技培训达 75人次;完成投资5万元。
2、完成迪庆州青稞生产技术创新团队项目任务。
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新建村,建立优质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亩(云稞4号48.5亩、迪青5号30亩、迪青6号121.5亩),涉及农户47户,自测情况为:云稞4号426.16公斤,迪青5号299.86公斤,迪青6号377.99公斤,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书制定的指标和任务。配套尿素8000公斤,生物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8公斤,生物杀菌剂(香菇多糖+助推器)16公斤,健壮素(兰月)20公斤,青稞种子2000公斤,进行田间指导2200人次,农民科技培训达141人次,完成投资5万元。
3、完成“奔子栏镇叶日村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
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从宾川县引进鲜食葡萄新品种,完成叶日村鲜食葡萄基地建设60亩,目前已完成鲜食葡萄栽植,葡萄基地水泥柱和铁丝的配置工作,并完成技术和管理培训,项目完成财政资金投资20万元,并形成项目实施单位固定资产,待清产核资后列入固定资产。
4、实施“2019年迪庆州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在全州种植羊肚菌区域实施该项目,主要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其中:计划在全州10个乡镇开展羊肚菌高校栽培技术培训,培训2期10个场次,计划培训1000人次以上;在三坝乡、东旺乡、塔城镇开展羊肚菌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30亩,在叶枝镇拉波洛村开展羊肚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80亩,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预计到2020年5月完成项目所有任务。
5、完成晋荞2号云南示范推广项目2019年工作任务。
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共同实施《国鉴苦荞品种晋荞麦2号云南示范推广》项目。在维西县维登乡维登村、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新建村、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红旗村、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4个点开展高产攻关示范,平均亩产215.4千克,比当地种植品种亩增收55.6千克,增产34.8%。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吾古村民小组开展晋荞麦2号高产栽培示范100亩,平均亩产达185千克,比当地种植亩增收37.5千克,增产25.4%。示范区配套了4吨三元复合肥,高效氟氯氢菊酯300瓶(100ml/瓶),开展科技培训一期90人次,现场指导群众45人次。完成投资6万元。
6、实施好科技推广及技术培训。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认真开展科技推广及产业发展培训。在青稞、马铃薯、中药材、葡萄、荞麦、蔬菜等生产中结合项目及课题实施,指导技术推广,实施科技人员培训103期,科技培训13348人次:其中培训基层科技人员284人次,培训农民7735人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63人次;田间指导5163人次。
做好迪庆州产业发展技术指导
1、完成州委、州政府、州农牧局重要决策事项。
一是及时传达、学习州委、州政府、州农业农村局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及所务会决策事项,做到上级决策、精神、指示早领会、早传达、早贯彻,保障政令畅通,执行各级决策事项不折扣、不变形。二是及时完成州委、州政府、州农牧局及所务会决策事项,完成《迪庆州乡村振兴规划(送审稿)》的编制;完成迪庆州中药材产业推进组中药材产业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撰写和修改《2019-2022年迪庆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迪庆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完成全州中药材产业扶贫规划,完成全州羊肚菌产业调研报告,督导产业扶贫检查2次,组织开展全州中药材协会年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承担迪庆香格里拉中药材协会工作、承担迪庆香格里拉葡萄及葡萄酒行业协会工作、承担迪庆香格里拉花卉产业行业协会工作、迪庆州农学会工作;开展迪庆中药材产业、葡萄产业等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工作。三是完成了州委、政府、州农业农村牧局安排的中药材、葡萄、青稞、食用菌等产业考察;参与并完成迪庆州委宣传部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共发放《中药材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等培训资料300多份。四是参加《迪庆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评审。省、州科技计划项目,集体经济项目及工信项目评审工作。五是参加审查迪庆州政协十二届委员会提案(提案组成员),参加政协委员视察全州产业扶贫,建言献策。
2、做好产业扶贫及贫困村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工作。
一是为了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认真落实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各项举措,切实解决当前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根据《迪庆州建立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工作方案》农科所派出产业指导员10人,其中维西7人,德钦1人,香市2人。二是推荐新型智库专家6人;三是推荐农牧业职称评审专家2人;四是加强科技服务人才的申报、培养及选派:科技特派员7人、“三区”人才7人、学科带头人2人,选派人员指导各县、乡镇、企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建设马铃薯、中药材、葡萄、蔬菜等科技示范基地,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开展优质、特色新品种的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并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实施项目,实现科研与企业、科研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在积极开展产业发展及技术指导的同时,不断探索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措施及途径。
3、完成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
2019年是全省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是打赢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攻坚战关键年,积极完成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勇于担当奉献,奋发有为,被迪庆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脱贫攻坚记功奖励。
根据农科所多年基础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1、开展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工作。通过产业调研、试验、示范,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积极与州质监局对接,并不断进行检验及矫正,编写了“云当归生产综合技术规程”地方规范,已完成该项目申请、签订任务书及初稿送审并公示。整理木香、秦艽地方标准制定相关材料,开展相关试验及数据收集,形成《木香生产技术规程》和《当归生产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的初稿。开展了“迪庆高寒藏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迪庆高寒藏区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编制,为农业标准化发展做好基础研究。
2、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高产春青稞新品种选育及联合测试。寄送迪青3号、迪青4号、迪青5号、迪青6号四个青稞品种到“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进行两个生长周期DUS测试。育成两个青稞新品种(迪青1号、迪青2号),取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扎实开展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助推精准脱贫
1、继续派驻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保障工作经费。选派钱林波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保障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费及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
2、精准识别扶贫对象。2019年迪庆州农科所挂钩拉波洛村贫困户46户155人。
3、精准规划扶贫项目。推广中药材种植木香700亩、当归200亩、续断99亩、附子100亩、党参264.6亩共计880亩, 带动52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广种植白芸豆270亩,推广花荞种植350亩,实施玉米高产创建100亩。推广青贮玉米45亩,推广青贮饲料包裹技术,完成畜圈改造40户,人蓄分离正在实施50户,带动32户贫困户发展山地肉牛养殖产业,山地肉牛品种改良20头,建成年可出栏200头肉牛的集中育肥厂。 发放小猪706头,带动36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核桃藏香猪。 15户贫困户发展养山地鸡、养蜂、养羊、花荞和就业等方式脱贫。
4、认真开展遍访贫困户工作。严格按照《维西县2019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维贫开办发﹝2019﹞6号)文件精神及《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的安排,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扶贫挂钩点拉波洛村共开展了6批、45人次的遍访贫困户工作。
一年来,拉波洛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全村通上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完成全村农网改造;村民小组基本通达公路,全村实现组内硬化,9个小组实现通组硬化,木夺倮、叶色俄里通组硬化正在施工;实施了住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全村住房已实现安全稳固,全村人畜饮水得到了保障;广播电视和移动电信网络基本覆盖全村;已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辍学生,小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全镇第一;全村农户家庭成员100%参加新农合和100%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贫困户100%享受扶贫政策和享受项目帮扶;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2017年完成收入5万元的基础上2019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6万元;村委会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2019年拉波洛村贫困发生率从22.08%降到了1.32%。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我单位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纳入2019年部门预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是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我单位人员编制数为21人,年末实有职工人数为23人(其中:在职19人,退休转在职4人)。负担遗属生活补助人数3人。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收入合计977.6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53.65万元,占总收入的87.32%;其他收入124.00万元,占总收入的12.68%。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迪庆州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支出合计960.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62.45万元,占总支出的68.96%;项目支出298.16万元,占总支出的31.04%。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基本支出662.45万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609.5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2.01%;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52.94万元,占基本支出的7.99%。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迪庆州农科所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298.16万元。与上年支出357.69万元对比减少59.53万元。项目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比上年减少了产业体系建项目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48.4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88.33%。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9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05%。主要用于2019年公用取暖费及科学技术项目支出。
2.科学技术支出24.6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9%。主要用于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8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52%。主要用于养老保险单位部分、职业年金纪实部分、退休人员医疗补助、抚恤金等支出;
4.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51.4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07%。主要用于体检费和医保缴费等支出;
5.农林水支出640.3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5.47%。主要用于事业运行、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其他农业支出;
7.住房保障支出42.3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99%。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年度 | 因公出国(境)费用 | 公务用车及运行维护费 | 公务接待费 | 三公费合计 |
2018年 | 1.5 | 1.04 | 2.54 | |
2019年 | 1.5 | 0.17 | 1.67 |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3.18万元,支出决算为1.6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17万元,完成预算的10.12%。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厉行节约,根据单位工作实际,量财办事。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8年减少0.8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0.87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厉行节约,根据单位工作实际,量财办事。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5万元,占89.82%;公务接待费支出0.17万元,占10.18%。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开展内容包括:具体出国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等。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5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具体购置车辆原因、情况等。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1.5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0.17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0.17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4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8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0(相关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事业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事业运行经费支出52.94万元,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根据单位工作实际,量财办事。部门事业运行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日常工作所产生的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咨询费、邮电费、取暖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维修(护)费等。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资产总额1024.8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15.41万元,固定资产909.39万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项目 | 行次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净值) |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 在建工程 | 无形资产 | 其他资产 | ||||||||
小计 | 房屋构筑物 | 车辆 | 单价100万以上大型设备 | 其他固定资产 | ||||||||||||
栏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计 | 1 | 1024.8 | 115.41 | 909.39 | 786.80 | 28.78 | 93.81 | |||||||||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 ||||||||||||||||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度,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2019年部门决算报表编报单位名称为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独立核算单位。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事业运行经费指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 经济科目:指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具体设类、款两级。
(二)功能科目: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
(三)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主要包括本级财力、专项收入、执法办案补助、收费成本补偿、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
(六)基本支出:系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等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差旅费、印刷费、水电费、车辆运行维护费、维修(护)等日常经费支出。
(七)项目支出:系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专项用于业务工作开展的项目经费支出。
(八)“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1)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3)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即: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02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