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340003000010000
州十四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
关于迪庆藏族自治州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迪庆藏族自治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迪庆州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州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州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在州委的有力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指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严格执行州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统筹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坚持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全力服务保障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全州财政总体平稳运行。
(一)2023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40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4.7%,比上年决算数(下同)增长10.3%;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66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2%,下降9.1%。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40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76860万元,调入资金8106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02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97万元,上年结转140819万元,收入总计208324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662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38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9938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619万元,年终结转304238万元,支出总计2083249万元。
州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4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5%,增长11%;州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6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0.7%,下降37.5%。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4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76860万元,调入资金1145万元,下级上解收入934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02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万元,上年结转61484万元,收入总计17945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66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02230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712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4189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826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72万元,年终结转145444万元,支出总计1794557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31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6.3%,下降33.8%;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04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85.9%,增长244.2%。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31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52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46800万元,上年结转25381万元,收入总计42001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0480万元,上解支出336万元,调出资金159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400万元,年终结转21205万元,支出总计420016万元。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5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80.8%,增长77.6%;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46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994.8%,增长585.4%。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52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46800万元,上年结转2464万元,收入总计37024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464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4697万元,调出资金795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96800万元,年终结转3315万元,支出总计370247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8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60.7%,增长105.2%;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4%,下降53.5%。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上年结转119万元,收入总计131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6万元,调出资金524万元,年终结转748万元,支出总计1318万元。
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6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789.2%,增长1738.9%;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下降86%。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上年结转88万元,收入总计76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9万元,年终结转732万元,支出总计763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2230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2.2%,增长21.9%;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164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2.4%,增长25.6%。年末滚存结余232131万元。
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107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25%,增长34.4%;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680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9%,增长16.2%。年末滚存结余201148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详见《迪庆州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数据均为快报数。待省财政厅批复我州2023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末,全州政府债务限额1737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074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663400万元);全州政府债务余额171215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05115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661000万元)。按级次分,州本级(含香格里拉产业园区)政府债务限额7246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406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84000万元),州本级(含香格里拉产业园区)政府债务余额716487万元;各县市政府债务限额1013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337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79400万元),各县市政府债务余额995669万元。全州及州本级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三)落实州人大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以来,全州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执行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全力保障我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财政支撑。
1.持续释放财政政策效应。一是强化财税政策供给。落实落细税费支持政策,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全年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46947万元,助力企业降本减负,稳定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全面落实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围绕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15条政策措施和重点支持领域,统筹安排3351万元,助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恢复、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三是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30项转移支付327422万元资金纳入直达机制管理,惠及企业30余户,受益群众988654人次。四是稳市场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发挥政府采购职能,政府采购意向公开率达100%,支持中小企业采购政策执行率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全年“832平台”预留份额采购任务。统筹安排462.8万元,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433万元,撬动银行发放创业贷款7265万元,带动992人就业创业。五是着力打造“阳光财政”。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责任,预决算透明度不断增强,全州各级政府和459家部门预决算全面公开,财政部门阳光理财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
2.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召开财税分析联席会,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宣传辅导财税支持政策,筑牢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二是夯实财力保障基础。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明显。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增发国债资金。三是积极组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申报。围绕交通、旅游、市政及民生等领域建设项目,累计争取政府债券额度648800万元。四是健全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破解收支矛盾的难题,及时清理收回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并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领域、薄弱环节及化解政府债务。
3.持续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一是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助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迪庆、平安迪庆。二是全力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财力补助等资金15943万元,做好“乙类乙管”后新冠患者救治经费保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统筹安排890万元,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责任。统筹安排5192万元,支持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统筹安排420万元,扶持中藏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统筹安排3427万元,再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支持向全州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全力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统筹安排3282万元,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建设。统筹安排242万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筹措安排资金12911万元,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统筹安排1824万元,支持消防、安全生产领域工作,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四是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安排1110万元,足额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州级配套资金。统筹安排1099万元,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五是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安排765万元,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统筹安排310万元,支持强化国家意识宣传教育和学校思政教育。
4.持续增强聚焦重点工作能力。一是保持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投入总体稳定。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6498万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分配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二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强“一卡通”管理平台常态化管理,全州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50类惠农补贴共计79051万元,惠及126.62万人(户)次。强化定向采购,切实加大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的采购力度,全州完成“832平台”订单交易1521笔,金额累计1219.3万元,同比增加50%。三是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元化筹措体系。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基建投资182417万元,重点支持小学风雨活动场所建设、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化保护及美丽河湖项目等。筹措安排州本级项目前期费2000万元,确保发挥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作用。争取中央车购税、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养护补助等资金29904万元,支持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农村公路危险路段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四是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统筹安排26134万元,积极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统筹安排7038万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安排15523万元,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统筹安排4000万元,支持纳帕海湿地保护及生态治理。五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州科学技术支出2997万元。统筹安排1454万元,支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提升科技成果供给力。统筹安排1201万元,支持我州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一是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统筹就业资金9301万元,发挥失业保险稳岗护航、稳定就业局势作用。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667户510.8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1433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切实帮扶,稳住就业基本盘。二是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安排5055万元,保障全州8337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安排6995万元,保障全州4.51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安排18053万元,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安排5466万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基金审核监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严格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三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3年教育支出达19143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3.2%,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首位。认真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统筹安排22539万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惠及全州4.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筹安排1000万元,持续落实好《迪庆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不断提高全州教育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督促各级落实好教师工资待遇,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推动文旅体育事业发展。统筹安排1813万元,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行业纾困。统筹安排2474万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安排785万元,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展。
6.持续筑牢财政风险防线。一是坚决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健全“三保”工作机制,强化基层财政运行情况监测,确保“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和支出安排上的优先顺序。强化政策解读,加大对部门和上下级间沟通,防范化解“三保”舆情风险。二是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部署要求,全年未发生新增违规举债等重大风险事件,政府债务规模合理、风险总体可控。三是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加大对基层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四是全力推进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工作。紧盯财政暂付性款项消化目标,按既定清理消化工作方案,落实“只减不增”的管控要求。
7.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再考虑以前年度预算基数和历史沿革,持续构建“预算一年一定”“项目能进能出”的预算编制管理机制。二是全面推进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财政法治体系建设,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强化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绩效管理与预算执行同步推进,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入库和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四是规范票据管理。开展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依托“管理平台”丰富缴款模式、支付方式,实现非税收入收缴的跨省、跨州通缴和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五是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政采云”电子卖场“全省一张网”制度建设,提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六是切实严肃财经纪律。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财经纪律重大要求作为政治要件,构建全覆盖、多层次、拉网式财会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与人大、审计等各类监督协同发力,保持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监督查处的高压态势,做好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神”。
各位代表,总体来看,2023年财政运行平稳有序,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各项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在于州委的有力领导和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是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州人民上下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严 峻复杂,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建设还需加力。二是财政运行压力增大。三是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仍需提升。四是管财理财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4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全州各级部门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用好机遇、积极作为,全力以赴继续保障全州稳定发展大局。
(一)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州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经济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迪庆。
2024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坚定方向。二是坚持合理预测、统筹平衡。三是坚持服务中心、保障重点。四是坚持勤俭节约、保障民生。五是坚持强化管理、讲求绩效。六是坚持兜牢底线、防范风险。
(二)2024年全州及州本级预算收支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836万元,增长3%;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0019万元,增长3%。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836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002542万元,调入资金2042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7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94万元,上年结转304238万元,收入总计1600535万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001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51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9005万元,支出总计1600535万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00万元,增长3.1%;州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499万元,增长3%。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00254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849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7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72万元,上年结转145444万元,收入总计128064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49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85414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80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58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4205万元,支出总计1280649万元。收支平衡。
2024年州本级“三保”预算安排156995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1103万元,保工资132225万元,保运转13667万元,已足额保障国家和省定政策的“三保”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925万元;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7668万元。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9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9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000万元,上年结转21205万元,收入总计11907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7668万元,上解支出945万元,调出资金16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300万元,支出总计119078万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627万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942万元。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62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9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000万元,上年结转3315万元,收入总计548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94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2948万元,债务转贷支出27000万元,支出总计54890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28万元;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29万元。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2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上年结转748万元,收入总计148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29万元,调出资金260万元,支出总计1489万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4万元;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89万元。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上年结转732万元,收入总计90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8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0万元,支出总计909万元。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34569万元;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2409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42604万元。
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02782万元;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7659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7339万元。
三、扎实做好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稳步推进财政事业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在迪庆,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层层推进,在思想建设上步步紧跟,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抓实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围绕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财政管理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强资源统筹,稳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夯实财源基础。将财源建设和服务企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财政收入运行形势分析,加大闲置资产处置力度,依法合规推动非税收入增收,完善各级财税部门同执收部门间的工作联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二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做好向上汇报衔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力争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切实将政策机遇转化为资金和项目支持。三是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全面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四本预算”统筹衔接,全面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有效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强部门收入管理。重点督促相关事业单位将教育、医疗收费等事业和经营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五是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工作。将符合存量资金收回条件的结转结余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六是探索资产配置管理新路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公物仓,统筹大型会议(活动)资产的调剂使用管理。
(三)聚焦民生福祉,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统筹需要和可能,促进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充分发挥滇藏铁路丽香段效应,推动文旅、物流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民生领域投入保障机制。把更多的财力、最大的增量投入在人民最关注的事业上。继续办好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深入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提高全州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州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四是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持财政投入稳定性,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内生动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四)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提升财政服务效能。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决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预算调剂事项,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各级实际的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优化分配审核流程,做好全过程监管工作,做到快拨快用快见效。二是完善财政资金分配决策机制。坚持以科学规范、集体决策、突出绩效、公开透明为原则,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分配,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三是清晰界定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以事权为基本依据,结合我州实际,加快推进分领域州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严格落实已经明确的各级政府支出责任,避免支出责任“移位”“异位”增加上下级财政负担。四是坚持财力下沉。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财力配置功能,建立均衡、稳定转移支付体系和增长机制,适度平衡地区间财力,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五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资金安排挂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六是全面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和省有关进一步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政策精神,围绕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五)筑牢风险底线,稳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一是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国紧日子二十条措施,严把预算支出关口,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二是坚决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强化对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动态监测,确保“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和支出安排上的优先顺序。三是坚决防范化解风险。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八个坚持”的要求,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四是严守财经纪律红线。坚持从社会大局总体安全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财会监督,并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时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慎终如始抓好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五是牢固树立预算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增强财经纪律的刚性约束,持续开展审计反馈和各类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督导检查。六是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加强财政工作情况通报和财税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依法依规公开预决算、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等信息。积极配合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推动人大对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监督。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3400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