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香格里拉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13040430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十分感谢您对我州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迪庆职业教育已经过50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已基本形成地方发展离不开的职业教育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技术人才,每年还承担各级各类技能考试100多场次,承担我州各项大型活动的演出、礼仪及各种技能人才的培训、成人教育等。目前,我州职业学校有2所,分别为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和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在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香格里拉职业学院于2023年6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占地面积3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6万平方米,其中香职院占5.4万平方米,共有校内实验实训室74个。香职院新建项目总体规划投资2.1亿元,新建校舍3.72万平方米,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中。学院目前设内设15个党政管理机构,6个教学系,8个专业,教职工96人,具有硕士研究生3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53人,在校生1365人。
一、香格里拉职业学院至今的招生办学情况
2023年香格里拉职业学院三年制专科开设林业技术、畜牧兽医、康复治疗技术、旅游管理、现代文秘5个专业,招录427人。五年制一贯制专科招生开设林业技术、畜牧兽医、康复治疗技术、旅游管理4个专业,招录373人。
2024年香格里拉职业学院进行了专业调整与扩展共有8个三年制专科专业,4个五年制专科专业,在保持2023年原有林业技术、畜牧兽医、康复治疗技术、旅游管理及现代文秘5个三年制专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民族表演艺术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各层次招生录取749人。
2025年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在原有8个专业基础上,成功申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并与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拟开展中高职“3+2”贯通培养计划,涉及旅游管理、畜牧兽医、康复治疗技术、林业技术4个专业。
二、关于推动香格里拉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提案的情况
(一)针对“加强公众宣传,破解‘政府热、百姓冷’现象”的落实情况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提升社会认知度。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招生简章、大型活动、优秀学生选树、校企合作等内容,宣传学院正能量。例如,通过抖音平台发布的相关视频,获得了30多万次的播放量,有效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加强与各部门及融媒体中心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媒体报道机会,展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今年以来,已在州级媒体发布相关报道10余篇,人民日报宣传报道1篇,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社会美誉度。同时,学院深入实施云岭青年心向党“1+5”工程,围绕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等主题,提升正面宣传学校的能力。2024年,承办迪庆州文学创作交流园地授牌仪式暨文艺家进校园文艺惠民活动、迪庆州“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示范活动、“活力山水 香格里拉户外行”迎宾晚会等州内大型活动。组建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迪庆州“端午赛马节”、迪庆州第二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等州内大型活动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学院青年志愿者成为迪庆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及家长参与,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和传播,形成了积极的宣传效应。此外,积极承办各类技能培训,与人社部门共建“技能提升—持证上岗”通道,2025年内已开展222人次的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保育师等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其他工种培训工作正在推进,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下一步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将定期举办“职业教育开放日”邀请家长、企业及社区居民参与,展示教学成果与校企合作成果。积极挖掘优秀毕业生案例,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传播,增强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二)关于“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扭转家庭教育缺失” 的工作进展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与迪庆州民专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学校积极推进家校共育机制特别是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学校利用节假日放假、收假契机,开好家长会,2025年上半年共召开4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做好法治、性健康等内容教育,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家长及学生安全意识,同时明确家长责任,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建立节假日学生校外安全提醒制度,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学生校外安全监管责任。新生入学均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外宿学生安全协议等涉及学生安全事项的协议书,《安全责任书》实现全覆盖,涉及1600余名学生。2024年寒假对违纪学生进行家访,共走访321户家庭,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覆盖率100%。组织家委会成员到校沟通、参加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如每月一次陪餐制度,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人仪式、军训成果汇报表演等,努力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要求违纪学生家长到校,与家长共同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2025 年上半年共与200余名家长进行了沟通。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放假,均要求家长到校接学生,与家长做好交接手续。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家长因工作、路途等原因,长期未到校开家长会或学生违纪时委托亲戚办理;部分家庭情况特殊,如孤儿、单亲家庭,孩子叛逆,监护人无法监管到位;部分家长对家校沟通工作认识不够,无视《学生安全协议书》规定内容,在核实学生在家情况时甚至出现欺骗班主任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将持续加强家校沟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家长参与度,同时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和帮扶。学校也计划邀请家长参与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让家长对孩子所学专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
(三)关于“优化高原办学条件,提升学生适应性”的工作安排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地处海拔3300米以上地区,高原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确实存在一定影响。目前学校中高职共2673名学生,其中州外学生794人,约占30%。学院积极改善了专科生生活条件:宿舍为四人一间,配备独立卫浴,除床以外每人配备成套的桌椅、衣柜,宿舍区有专人管理,但收费标准维持在150元/生/年。在食堂增设多种风味的档口,丰富学生就餐选择;同时还设有自助洗衣站、超市、文印室、理发店、快递驿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生活。目前新建校舍3.72万平方米,于6月底交付,基本能够满足未来五年的扩招需求。学校对专科学生都设有每人1000元的寒衣补贴;在民专校医室配备有4名医护人员能够满足常见疾病的初步诊断、治疗,配备弥漫式供养设施和医用氧气罐,在教学楼和宿舍区配备疾病应急设备;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健康评估及高原病防治、高原生活常识的专题讲座;推迟军训至第二学期。
目前,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校医室正在积极筹建中;面对全校师生医护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医疗检测设备欠缺。学校将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工作,计划在教学楼、宿舍区增设集中供氧站。同时,将在新生入学后组织渐进式海拔适应课程,帮助外地学生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四)针对“深化校企合作,突破‘浅层次实习’瓶颈” 的成效与规划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紧扣区域支柱产业需求,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四位一体育人机制,通过多元化合作形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24年至今,在平台建设方面:累计走访多家企事业单位,新增合作单位78家,覆盖 8 大产业领域,签订86家校企合作协议,与松赞集团共建“文旅产业学院”,选派168名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实现“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全链条衔接。挂牌17个校外实训基地,引入东部资源,与中旅集团打造“合作精品班”标杆项目,同步推进藏香非遗工坊等“教学—生产—传承”一体化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外聘72名企业骨干进校园授课 5500 课时,覆盖2300余名学生;选派50名教师赴企业实践,落实“师资互聘”机制。442名学生赴151家单位实习,13名汽修专业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实现“入学即入企”,学生实践率达95%,就业对口率较上年提升12%。在服务地方方面:开展7类344人次技能等级培训,云南开放大学“双提升”项目惠及700余名基层干部;承接 538人次企业员工培训;举办迪庆州文旅技能比赛、助力景区复业;正与企业合作推进18个地厅级课题研究与11门精品课程的开发。在机制优化方面,成立迪庆州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香格里拉市域产教联合体,吸引州内103家单位参与,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规范合作流程。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下一步将深化供需对接,拓展就业创业生态,2025年内走访100家重点企业,建立企业资源库,举办校企合作成果展;攻坚“双基建设”,新建1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2个示范性基地;深化“双师互聘”,实施“50+30”人才流动计划,推进课题与课程共研共建;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动,举办系列赛事和专场招聘会;赋能乡村振兴,开展“一村一企一校”定制化培训,扩大“双提升”项目覆盖面。在统筹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搭建迪庆州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积极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公共服务职能,成为连接教育、就业与产业发展的枢纽,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党建引领、科研强基、人才为本、制度保障”,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全州培训资源,打造全州唯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中高职学校联合建设乡村振兴学院、产业学院,提供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乡村规划、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组织“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乡村,为产业工人、农民开展技术技能、电商运用等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助推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升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州教育体育局
2025年6月6日
(联系电话:18608878290 联系人:禾寅)